助力打造保税油加注业务升级版,圆浙江自贸区一个“国际油港”梦
4月1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在舟山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第三批成立的自贸区之一,舟山市也成为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东部沿海重镇。在各具特色的建设思路之下,浙江自贸区将自身定位为“以油品全产业链为核心内容,打造国际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先导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配置基地”。挂牌后,海关、国检、海事、边检分别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杭州海关于4月13日上午率先出台“15条”举措,旨在为自贸区发展带来政策红利。
(图/金湛)
在杭州海关为浙江自贸区“量身定制”的15项举措中,有5项直接与保税燃料油贸易有关。中石化浙江舟山石油有限公司保税油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张霁算了一笔账:“包括‘跨地区直供’、‘港外锚地供油’、‘先供后报’等方式一起,平均每吨燃料油可节约仓储、物流及损耗成本50元。一年下来,可直接为我们节省运营成本近4000万元。”
浙江拥有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远洋轮船打通全球经贸,在港口的配套功能中,保税燃料油业务占据重要地位。由于远洋轮船在靠岸后有大量的燃油加注需求,而国内进口燃油会占据配额,因此在保税区内加注燃油,可以使保税油经营企业直接从国际进口燃油,免征进口环节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另外,保税油可与内贸油资源相互调剂,当内贸行情看涨时,可将保税油转销内贸。
资料显示,近10年来全球货轮加油从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然而中国保税燃油市场目前发展速度滞后于亚太地区整体发展。2015年,中国每万吨货物吞吐量带动的保税燃油加注量约24吨,不足新加坡的1/33,韩国的1/3。从中可看出,中国保税燃油供应量与其在国际上遥遥领先的港口吞吐量严重不匹配,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保税燃油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所以,发展保税燃料油业务成为浙江自贸区的重点工作之一。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杭州分中心(简称:杭州数据分中心)承担了浙江自贸区保税燃料油加注一口受理平台海关监管子系统的设计、开发任务。据杭州数据分中心项目经理蔡华介绍,在该系统搭建之前,企业办理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需要向四个口岸单位分头提交约8次近50张单证。除了大量重复提交纸质单证,由于依赖人工办理业务,船舶在锚地的停靠时间也比较长,业务全流程办结平均需要48小时。保税燃料油加注一口受理平台海关监管子系统建设完成之后,企业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4~6小时,受油船可提前4~6小时离开锚地,锚地利用率提升20%,企业只需在业务办结后一次性向口岸窗口提交纸质单证,单证量减少20%。
中国新闻社报道:
6月21日上午,中燃舟山船舶燃料供应公司供油部经理贺意忠一到办公室就打开电脑,通过杭州海关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联网监管系统申报成功一票200吨的保税燃油出库业务,“这200吨油是外籍船舶急着要用的,直接网上申报,估计上午就能出库。”15分钟后,系统显示海关审批通过,200吨油顺利出库。
保税燃油出库审批“跑零次”后,给舟山保税燃油供应企业带来了很大便利。中燃公司贺意忠估算了一下,相关业务实现网上办理之后,公司一年可节省办事时间1000小时左右,节省成本6万元左右。“高效快捷的申报审批方式,帮助我们争取到更多的订单,市场竞争力更强了。”贺意忠对公司的未来信心满满。
相关报道显示,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近3个月以来,国家、省七个部门已先后出台支持政策119条,以油品为核心的大宗商品领域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5月底,自贸试验区内新增注册企业640家,注册资本486亿元;其中油品企业207家,注册资本322亿元,吸引了阿美、壳牌、嘉能可、托克、维多、摩科瑞、中化等世界著名跨国石油巨头前来对接合作。1-5月,舟山口岸保税油供应量达62.62万吨,同比增长59.4%,成为国内保税供油业务增长最快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