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出口跨境电商四大趋势(含策略)
我相信,再务实的跨境电商从业者,如果只是低头接单打包,而不抬头看看大势,那将错失“互联网+外贸”行业百年一遇的这波红利,我主要分享出口跨境电商行业的四个趋势,咱一个个看。
第一个趋势,新兴市场崛起。
从存量来看,显然欧美主流市场依旧是行业的主力;但从增量来看,新兴市场发展速度远远高于欧美。以上我列举了重点区域的重要玩家:印度市场比较封闭,但十几亿的人口,未来市场容量超级大;俄罗斯算是比较成熟了,速卖通布局的早,牢牢抓住了老大地位;东南亚和中东现在非常令人期待,互联网基础好,且人口也不少,更重要的是华人众多;非洲和南美,因为基础设施的原因,发展相对慢些。实际上,我们还看到了诸如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也冒出来了。放眼全球,还有大量未开垦的电商处于地,而中国电商却貌似进入下半场了。以前,聪明的人喜欢做的事情是COPY TO CHINA,把美国那些模式复制到中国来;现在,聪明的人要干的事,当然就是TO CHINA COPY,来中国复制吧,如此众多的成熟模式,随便复制一个到海外,就是一个独角兽啊。这个趋势想必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么,对于跨境电商从业者,该如何应对?
我觉得,没有必要贪大求全,做好以下任何一点,就能挣大钱:第一,用一个产品品牌深挖一个新兴市场,比如传音手机深挖非洲市场;第二,用一个渠道品牌深挖一个新兴市场,比如杭州执御深挖中东市场;第三,用海量铺货模式借助各个新兴跨境电商平台覆盖所有新兴市场,适合多品类泛供应链中大卖家。
第二个趋势,资本化进程加快。
以上列举了海内外资本市场中的跨境电商大事件,此外,还有很多没有上市、没有挂牌的融资事件。例如,Shein,去年B轮拿了IDG/景林资本超过3亿元了。在整体经济下滑、传统贸易下滑的大背景下,跨境电商却风景独好,不被资本追捧才怪。从我跟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交流来看,现在的出口跨境电商,到了从一级市场迈入二级市场的时候了。不少企业的pre-ipo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找二级市场的标的谈判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一级市场的天使、VC、PE或挂牌就减弱了。要知道,跨境电商是一个大概念,其涉及卖货也涉及服务,其涉及各行各业产品类目也涉及不同语言文化的不同国家。这里面创业的机会,太多了。所以,行业领头羊冲到二级市场了,后面的各类企业也会源源不断的跟上。
那是不是大家都应该拥抱资本往前冲呢?
我看未必。资本是有代价的,除了出让的股权、对赌的压力,还有后续财务的规范、业务流程的规范等等。这对于那些做生意的老板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去折腾。但是,对于一个带着calling的梦想企业家来说,还是早挂牌或早上市好。这年头,不靠资本起来的民营企业只有华为、娃哈哈等少数非正常案例。要做一番事业,资本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加速器。
第三个趋势,卖家两级分化。
以上PPT内容已经明确说明了这个现象,这个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但是,未来这个行业就一定是大卖家的天下吗?肯定不是。我们逆向来看,亚马逊、ebay、速卖通、wish等平台企业肯定不会让自己被少数卖家绑定;我们再以观察法来看,卖家型的贸易行业(电商行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符合二八定律的,未来也一样。注意,此处我指的是卖家,不是平台。五年后或十年后,我们依旧会看到大卖家、中型卖家、小型卖家的和谐共存现象。只不过,大家规模有区别、利润有区别、实力有区别。
在策略方面,我强烈建议小卖家关注效率,不管是自己做的效率工具还是外部的效率工具。实际上,大卖家在过去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是在红利时代把效率做出来了。红利时代,遍地是黄金,谁都可以拾得;但是,厉害的人通过效率工具,让自己在相同时间内拾得的黄金比人家多。但厉害的人(大卖家)之间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竞争布局呢?回到那个永恒的词:创新。不管是业务流程的微创新,还是技术研发的大创新,亦或是管理制度的创新,都将决定“谁才是真正厉害的人”。
最后一个趋势,中国品牌发力。
我们可能只知道anker,其实还有一大波中国品牌借助跨境电商这个通道做出了影响力。比如,Etekcity,区区五年时间,智能领域已然小有名气。从大环境来看,中国的转型升级,是从加工制造向品牌、技术的转型升级。中国在过去将近40年的积累,到了该爆发的时候了。尤其是顶层环境(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善,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必然,中国品牌国际化是必然。
我强烈建议大家关注两个“窗口期”,一是产业升级的窗口期,例如智能化变革;二是渠道升级窗口期,例如新兴国家的电商化变革。这些都是企业打造品牌的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