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打假,从代购入手?
据淘宝发布的最新公告,淘宝网从8月8日起,对全网不符合“代购商品发布规范”的商品进行处理。
公告规定,在商品信息层面(标题、属性、详情、图片等)描述为代购的商品,需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商品采购地为海外及港澳台;
2、商品非现货;
3、发货地为海外及港澳台;
4、商品品牌发源地为海外及港澳台。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发源地为品牌创建的起源地,并不完全是品牌商品生产地。
相关从业者指出,此次行动中,淘宝网是从规则上对代购产品做出了限制,但商家若不将商品发布为“代购”,该规则可能就起不到限制作用。另外,物流信息真实性也受到关注,由于目前存在谎报物流信息的情况,“假直邮”或许也会影响规则的有效施行,但是天猫国际已经开始强推商家使用经菜鸟认证的物流合作方,淘宝代购的物流操作也不是没有改进方法。
跨境电商需要健康发展空间
马云曾表示,阿里打假力度全球最强。淘宝此次出手,不仅是规范海外代购的行为,也是对跨境电商行业健康发展的支持。
代购,是很多消费者初次接触洋货的途径,一些留学生或职业代购,通过收取中间费,私自将洋货带入境内销售,这一行为在海关稽查过程中,轻则需要补缴税费,重则涉及走私。另外,大量海淘商品通过行邮渠道入境也会影响国家对经济数据的准确统计。于是,海淘代购存在的一系列隐患,成为三年前催生跨境电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与代购相比,“跨境电商”是一支受海关、检疫检验、工商等部门大量政策支持的正规军,它被列为国家战略之一,是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商务部8月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1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进出口的规模超过一千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一倍以上,跨境电商进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
然而,跨境电商的两大通关路径“保税”和“直邮”,由于要先走备案流程、具备数据对接等能力,只适合有足够资金、货源等各方面实力的电商。因此,仍有相当一部分代购继续通过邮政小包、人肉携带,为海淘人群提供不受监督的服务。在这一灰色地带,假货问题不可避免地产生。淘宝此番对代购店铺加强管理,虽不能杜绝售假,但可以减少代购们的投机心理,扫除灰色地带中的垃圾。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为跨境电商健康发展腾出空间。
跨境电商需要政府监管支撑
今年6月“中央监管结算仓”项目建设座谈会在京召开,一些央企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议,在“B2C”(企业平台对个人客户)、“C2C”(个人客户对个人客户)等现有的跨境电商模式之外,建立“G2G”(政府平台对政府平台)模式,通过建立“中央监管结算仓”,实现海外供应商身份认定和跨境商品监管。
新闻报道:
“跨境电商平台上食品、日用品的假货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部分商品在公海、香港‘出境一日游’后,便摇身一变成了拥有合规报关单的跨境商品。”中检集团溯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业务运营总监杨旭表示,以新西兰的麦卢卡蜂蜜为例,其年产量只有3000吨,但在中国各电商上的销售量超过3万吨,是原产地真实产量的10倍以上。
可见,跨境电商平台本身也存在漏洞,需要政府为行业建立宏观的监管采购模式,实现海外供应商身份认定、跨境商品监管。“中央监管结算仓”概念的提出,就是政府更好进入角色、扶持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一种体现。
据悉,“中央监管结算仓”希望建立开放平台,实现闭环监管。由全球商品采购中心联合检验检测机构、央企、银行、物流服务商等,共同构建从全球供应商认证到商品集中采购、金融结算等封闭供应链体系。中小跨境电商平台和创业者、连锁便利店等线上线下渠道对监管仓里的跨境商品进行分销。
另外,针对全球供应商认证工作,将联合海外商协会、生产厂家三方共建全球供应商原产地认证系统和商品二维码追溯体系,从原产地品牌方直接对接,进行工厂级溯源5星认证,从源头杜绝假货。
跨境电商行业目前已进入发展成熟期,行业内开始出现并购潮,若干巨头在拼命做大市场,但假货问题是消费者最敏感的关注点。一方面通过打击代购售假,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为跨境电商创造流量空间;一方面通过政府监管力量,打造监测闭环,为行业建立可靠的约束机制。两者结合,跨境从业者头悬达摩克利斯之剑的风险将被大大降低。